?
課程教學目標
1、掌握液壓傳動技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液壓流體力學基礎理論和知識。
3、掌握典型液壓元件的結構特點、工作原理和作用。
4、掌握典型液壓基本回路的組成,元件在回路中的作用,回路功能的實現條件,回路參數的計算和分析方法。
5、掌握典型液壓傳動系統工作原理和系統性能的分析方法;能夠正確地選用液壓元件,合理設計特定功能要求的液壓系統。
培訓內容:
?1、緒論
(1)液壓傳動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液壓傳動系統的組成、特點及應用。
|
?
1.掌握液壓傳動的概念和基本工作原理;
?
2.掌握液壓系統的組成和液壓傳動的特點。
?
|
2、液壓油液
(1)液壓油液的物理特性;
(2)液壓油液的種類與選擇;
(3)液壓油液的污染及控制。
|
1.熟練掌握的重點內容有:液壓油液的可壓縮性;粘性;液壓油液的選用原則
?
2.要求一般理解與掌握的內容有:液壓油液的種類,液壓油液的污染及控制
|
3、液壓流體力學基礎
(1)液體靜力學
(2)液體動力學
(3)氣穴現象,液壓沖擊
|
?1.熟練掌握的重點內容有:液體靜力學和動力學的基本概念(壓力、流量、過流斷面、流速、流態、雷諾數、壓力損失),連續方程,伯努利方程,動量方程,孔口流量,縫隙液流
2.要求一般理解的內容有:氣穴現象,液壓沖擊
|
4、液壓泵
常用的液壓泵的結構類型、工作原理、性能參數、結構特點、參數計算和選用方法。
|
1.了解液壓泵的分類,理解容積式泵的工作原理;
2.了解齒輪泵、葉片泵、柱塞泵的結構,掌握其工作原理、性能特點和選用原則;
3.掌握液壓泵性能參數的相關計算。
|
?5、液壓執行元件
? ?常用液壓馬達和液壓缸機構類型、工作原理、性能特點與參數計算,以及液壓馬達的選用方法和液壓缸的設計要點。
|
1.了解常用液壓馬達和液壓缸的結構類型,掌握工作原理與性能特點與使用場合;
?
2.掌握液壓馬達和液壓缸的參數計算,熟知活塞缸的結構特征和設計要點。
?
|
?6、 液壓控制閥
? ?介紹方向控制閥、液力控制閥、流量控制閥的工作原理及結構類型。
(1)換向滑閥的“位”與“通”的概念,閥芯操縱機構的類型與三位閥的中位機能;單向閥的結構與工作原理;方向控制閥的作用與圖形符號;方向控制閥的應用實例。
(2)壓力控制閥的結構類型
(3)流量控制閥的類型及工作原理,流量閥的閥口特性分析;流量閥的應用實例。著重介紹調速閥的工作原理,差壓式減壓閥保證節流閥的閥口兩端壓力差為常熟的原理和性能分析。
(4)疊加閥、插裝閥、比例閥和伺服閥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
?
1.了解常見方向閥、壓力閥和流量閥的結構,掌握工作原理、圖形符號、性能特點及應用;
?
2.了解疊加閥、插裝閥、比例閥和伺服閥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
|
7、液壓輔助元件
(1)常見液壓輔助元件的結構、工作原理和作用;
(2)蓄能器和油箱的容量計算及油溫溫升計算。
|
1.了解蓄能器、油箱、濾油器、管件、密封裝置的結構,掌握其工作原理和作用;
2.掌握蓄能器和油箱的容量計算與油箱溫升計算。
|
8、液壓基本回路分析
(1)液壓基本回路的概念;
(2)常見基本回路(速度控制回路、壓力控制回路、方向控制回路、同步回路、順序回路、開式回路與閉式回路等)的工作原理、特點及應用。
|
?
1.掌握液壓基本回路的概念和類型;
?
2.掌握常見基本回路的組成、工作原理、特點與應用場合。
?
|
9、典型液壓系統分析
(1)閱讀和分析復雜液壓系統的方法;
(2)典型液壓系統分析。
|
1.掌握閱讀和分析復雜液壓系統的方法;
2.具備液壓系統的讀圖和分析能力。
|
10、液壓系統設計計算
(1)液壓系統的設計步驟和設計計算內容;
(2)液壓系統設計計算實例。
|
1.掌握液壓系統的設計步驟和設計計算內容;
2.具備一定的液壓系統設計計算能力。
|
?11、實驗
(1)液壓泵性能實驗;
(2)溢流閥性能實驗;
(3)調速回路性能實驗;
(4)基本回路設計實驗。
|
?
1.加深對液壓泵、溢流閥性能特點的理解;
2.通過液壓回路的自行設計、組裝、測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
?
?